在2015年,中国科学家就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在中国“一体两翼”的部署达成了初步的共识。所谓“一体”,就是阐释人类认知的神经基础为主体和核心;“两翼”是指脑重大疾病的研究以及通过计算和系统模拟推进人工智能的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也被称为中国“脑计划”
全民健康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其中脑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是重点任务,基于脑机驱动的康复设备、无损脑部疾病的诊断、精准神经调制等方面的脑科学相关基础研究是目前重要热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成为了各国研究机构的重点探索方向,以“脑科学”为核心、以“智能化”为主导的武器控制系统已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科学和脑机精准驱动的人才培养成为和人民健康与国防军事密切相关的重要任务。
目前神经电生理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只能采用脑电检测装置记录多个神经元复合动作电位,无法从细胞水平上认知神经元的基本电信号及其本质特征,无法动态观测神经元生长形态、电信号变化从而对神经网络的连接及模式有直观的认识。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微观(细胞)与宏观(动物及人体)的理论知识与实验结果的联系,理解各种神经元的电活动及不同神经元之间如何动态地组合、编码、加工,最终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在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脑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电信号。目前的技术方法仅仅是完成的宏观脑电信号的特征分析,无法完成神经元放电基础知识的教学。
开展神经元网络与电生理信息动态采集实验,学习神经元的提取和培养方法,掌握神经元放电信号的采集技能及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不仅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也是脑机接口相关交叉学科学生的基础要求。